close

michelin.jpg  

馬克愛吃,能吃,也會吃。

他四歲到麥當勞時就拒點兒童餐,除非隨餐附贈的玩具特別有吸引力。

六歲時,他到吃到飽餐廳就得算成人價而且食量和我不相上下。

八歲生日時,我提議吃平價牛排為他慶生,他卻嫌那種食物有化學香料味,寧願花同樣的預算吃涮涮鍋。

他通常拿食物作為貨幣單位,依大小排序為蛋捲冰淇淋,摩斯海洋堡,必勝克披薩,王品牛排。

若跟他說英語課學費每個月七千元,他一臉木然;若是說學費抵得上三客牛排四個披薩五份漢堡加六支冰淇淋,那他肯定目瞪口呆。

他貪食的個性從呱呱墜地後便見端倪,不論是睡覺或清醒,每隔三小時就像定時鬧鐘一樣「靠巴豆腰」,而且一定喝180西西的重量杯。

因此他出生時體重雖低於平均,但滿月時就達高標,三個月破表,半年後已經二位數,成了名副其實的米其林寶寶。

 

就算是米其林寶寶,也像餐廳一樣有等級之分,分別的要點在肚子、手臂和大腿。

有的像非洲小孩一樣凸著圓滾滾的大肚子,模樣逗趣,建議大人隨時隨地想抱就抱,這是「一圈」寶寶。

有的身體浮肉像波蘿麵包,肚子分層像刷卡機,除非特別可愛,建議大人沒事不要抱著走動,這是「二圈」寶寶。

馬克則是最高等級的米其林「三圈」寶寶,手腳和肚子上各掛著三個「泳圈」,肥胖紋深到可以當CD架,建議把這種等級的小孩放在床上抱才不會造成肌肉拉傷,手臂脫臼。

 

住在同社區的阿媽們一看到馬克都稱讚我們會養,然後千篇一律地開始抱怨她的媳婦嚨嘸滴起囝仔,害孫仔三彼巴。

我每聽到這些讚美就暗自苦笑,又不是養豬公,越肥越好價;而且吃得多拉得多,牛奶可不是打開水龍頭就有,尿布也不能洗乾淨再用。

英國一份研究指出,每個人從新生兒時期就開始面對肥胖的風險,那些體重最重和兩歲前快速成長的嬰兒,長大後最容易產生肥胖問題。

另有調查顯示,肥胖者早逝的機率是非肥胖者的一點三倍。

所以當我叫人死胖子的時候,可不像一般人把「死」作形容詞罵人,而是當成動詞,提醒人再不多注意點,就容易「死」胖子啊!

 

日月可表,我對成年肥胖者沒有歧視。

他們可能由於嬰兒期父母的過度餵食,使細胞像嗜血的鯊魚,能輕易辨識食物中稀薄的糖份並迅速榨乾,然而針對嬰兒肥患者,他們的體型未定,還有機會懸崖勒馬。

我相信只要適當調理,連馬克這種重症者也有痊癒的希望。

 

首先,戒除蠶寶寶惡習,不讓寶寶吃飽睡,睡飽吃。

老人家相信一瞑大一吋,保姆為了省事也喜歡哄孩子睡,但是一般嬰兒只要依照專家建議,睡滿就夠。

馬克屬於小媳婦性格,早早起床晚晚睡,沒有睡太多的問題。

倒是前文提到定時喝奶的習慣一直到兩歲以後才改掉,自此我和老婆總算不需要在大半夜時互踢對方下床去泡奶。

 

再來,減肥的不二法門就是節食加運動。

小嬰兒能做甚麼運動?我發現馬克每次喝奶都搞得滿頭大汗,可見吃奶確實很費力氣,能消耗不少卡路里。

許多人自作聰明地拿針把奶瓶嘴的吸孔戳大,增加餵食效率,卻因此剝奪的寶寶難得的運動機會。

此外,當馬克開始爬行時,我把房間的大床拆掉,地板鋪滿巧拼,讓馬克能盡情活動。

 

最後,至少等到四到六個月後才開始餵副食品。

科學家已證實越早攝取固態食物的嬰兒越容易形成肥胖體質。

關於這點,我們在馬克身上也做到了。

 

到底馬克有沒有瘦身成功呢?

他肥滋滋的體型維持了許多年,發育程度在成長曲線中始終處於高檔,種種努力似乎付諸東流。

不過事情總要朝光明面想,我只能假設如果毫無作為,那麼他的體重可能早就破金氏紀錄。

 

就在馬克上小學後,奇妙的改變發生了。

他的身高像熱帶雨林的植物迅速增長,體重反似蝸牛爬步緩緩上升。

如果你看到今日的馬克,眼珠子上下移動的角度肯定會大於左右晃動,也絕對猜想不到他曾經是油腦肥肚的米其林三圈寶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