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Spain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Spain's first high-speed rail link between Madrid and Barcelona has become operational, after years of delay. 

Hitting speeds of 300km/h (186mph), the first AVE train took 155 minutes to cover the 550km (342 miles) to Madrid. 

A total of 17 trains - each expected to carry some 200 people - will now be operating dail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At a price of some 180 euros (£136) return, the new train link competes favourably with air travel, the BBC's Danny Wood in Madrid says. 

The added advantage is that the train takes passengers right into the heart of Madrid, our correspondent says. 

"I think it was an excellent trip from Barcelona," one of the AVE passengers told the BBC. 

The service is operated by Spain's national train company Renfe. 

The high-speed link between the country's two biggest cities was planned nearly two decades ago, but its completion was delayed by a number of administrative and construction issues. 

Spain's first high-speed train line - between Madrid and Seville - opened in 1992. 

The Spanish government now says it will have more high-speed train lines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by 2010, our correspondent says.

以上文章擷取自BBC全球新聞網2008.2.20



Stranger閒扯蛋:

西班牙的高鐵由西南的塞維亞延伸至東北的巴塞隆納,把西班牙切成了兩大塊。從「餐桌農產學」來看,左半邊負責了人民的主食,如小麥、玉米、馬鈴薯;右半邊則是副食區,如橄欖、葡萄、柑橘和其他水果。我玩西班牙先從「主食區」玩起,走過了Salamanca, Avila, Valladolid, Segovia和Madrid,右半邊的部分只去過橘子城Seville。下次遊西班牙我打算好好逛逛「副食區」,讓我的西班牙「餐桌」更豐富一點!

話題扯遠了。查了Renfe網站後發現從馬德里到巴塞隆納只需2小時又43分,比搭飛機還要方便,不過單程票價就要120歐,比起距離差不多的塞維亞路段(2.5個小時)貴了將近一倍,果然是「黃金路線」!

如果旅行計畫可以提早安排的話,那麼搭飛機或許能撿到便宜。如果要更省錢的話,不妨考慮夜車,還可以省下一筆旅館費哩!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阿維拉最迷人的風景,就是那自十一世紀留下來的古城牆。當我一看見阿維拉的城牆,大腦激素立刻將我牽往一個騎士風雲的年代:石塔上,哨兵的冑甲沾滿霜花,一場風吹雪來,僵冷的眼皮兀自凝盯著遠方;城牆內,甫參加完彌撒的居民從大教堂踱出,男人們吆喝著上酒館,女人們則逗留在教堂廣場上添購日用品和雜糧;倏地傳來一陣喀躂喀躂的馬蹄,挺拔的騎士隊伍昂然走過,陽光灑在他們的鎧甲上,放射出刺眼的光芒…如果你也沿著阿維拉城牆漫遊片刻,肯定也會像我一樣墮入不著邊際的奇情異想。



阿維拉城建於海拔1,117公尺的高地,是西班牙最高的省府,從城牆上瞭望,四周是一片無遮攔的視野。中世紀的阿維拉憑著絕佳的地理位置,和塞哥維亞薩拉曼卡串起天主教防衛戰線,共同抵禦回教摩爾人的入侵,守護著卡斯提亞王國的興衰。

然而阿維拉的高度,並不能單單從海拔來衡量,在天主教的精神層面中,它的高度更是吸引了絡繹不絕的信徒前來瞻仰。單從它的別名「聖人和石頭之城」便可推測它是個聖人多產地,而其中最重要的聖人是十六世紀的聖德蕾莎(Teresa of Avila, 1515~1582),教會中通常稱她為大德蘭(註1)。聖女小時候並未顯示出任何超凡脫俗的特質,她與尋常少女一樣,喜歡讀浪漫小說,穿華麗服飾,聊俊俏男孩,不過鑑於父母乏味的婚姻經驗,並害怕靈魂因世俗的誘惑而墮入地獄,她於18歲時加入城北的修女院(Monasterio de la Encarnacion),開始度著遁世的隱修生活。

然而,世俗的病毒早已滲入當時的天主教會,在修院中誰能募得越多金錢,誰的地位就越尊崇。起初她也隨波逐流,但隨著她的祈禱日深,主的恩寵日增,47歲的她毅然走出修道院的高牆,創立「赤足加爾默羅會」(Discalced Carmelites),並於城東建立第一所會院Monasterio de San Jose,致力於革新教會內部的腐敗文化,並提醒人們天主所喜愛的生活方式。那些習於沉疴,耽於逸樂的人們將她的譐譐告誡視如芒刺,甚至公然扯他後腿。不過,也有越來越多人認同她的理念,加入新修會,為天主教會的革新帶來了希望的活泉。



為了幫天主「發聲」,修女的晚年是在一連串的勞碌與攻訐之間蹣跚走過,我忽然想起耶穌曾對伯多祿說過:「你年少時,自己束上腰,任意往來;但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給你束上腰,帶你往你不願意去的地方去。」這種老來走「苦路」的例子在教會中歷歷可數,與一般人冀求老年享清福的觀念恰成了一個鮮明的對照。

今天的阿維拉城隨處都可發現大德蘭的影子。在San Jose修院裡,留藏著她的生前的枕頭和死後的靈柩;她的出生地於1636年改建為教堂,如今是一座博物館(Convent of Santa Teresa,註2),裡頭展示了修女的畫像和各種遺物;而在她生活了30年的Encarnacion修院裡,保存著一雙草鞋,在無數個野風狂嘯,亂雪紛飛的日子裡,修女正是穿著這雙單薄的鞋子,一步一步實踐「赤足加爾默羅」的精神。




註1:天主教會中有三個德蕾莎聖女。其一是本文所提的大德蘭,其二是19世紀出生於法國的聖女小德蘭St. Teresa of Lisieux,最後是1997年辭世於加爾各答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註2:一般票€2,學生票€1.5


進入Avila的相簿…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中國新聞網】2007.6.6

西班牙國歌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歌之一,可以上溯至18世紀,但它從未填詞。西班牙運動員抱怨,他們在參賽期間聽到國歌,只能默默相互擁抱或低吟,而無法像其他國家運動員一樣高唱國歌。

在西班牙奧會建議下,西班牙反對黨人民黨5日表示,該黨將提出議案,建立一個委員會,在3個月內給國歌填詞。

爲西班牙國歌填詞這項議案在西班牙引起民衆正反兩面不一的反應。有人熱烈支援,但也有人猛烈反對。之前西班牙奧會主席也曾提議,要爲國歌填詞,以免運動員在參加國際比賽,大會演奏國歌時運動員只能仰天呆站。

據分析人士稱,西班牙境內地域色彩濃厚,北部的巴斯克及加泰隆尼亞地區分離主義高漲,因此要爲國歌填詞,恐怕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自18世紀該曲被定爲國歌以來,西班牙民衆也都習以爲常。在這期間,也有人試圖爲國歌填詞,但是從來也沒有被正式接受過。

根據西班牙法律,國歌若有任何修改,必須獲得議會批准。


Stranger閒扯蛋:

曾聽一個西班牙神父說:「要西班牙人閉嘴就好比要德國人開口一樣困難。」也聽過一位西班牙人直言:「朋友在一起聊天,德國人會互相等對方說完才接腔;義大利人當對方講話時會不時插嘴;而如果你看到兩個人誰也不讓誰,嘰哩呱啦各說各話,那肯定是西班牙人!」

很難想像一個這麼饒舌的民族,居然有一首無詞的國歌。每當國際比賽,法國人高唱「馬賽曲」,英國人謳歌「天佑女王」,西班牙人卻只能和著旋律尷尬地咿咿嗯嗯。比賽還沒開始,氣勢就先輸了一截。是該填個詞了!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把楊絳女士翻譯的兩大冊《堂吉訶德》逐頁看完。說起這位西班牙天字第一號人物,就算沒讀過他的傳記,也熟知他大戰風車的荒唐事蹟。可惜啊可惜!一本被時代雜誌評為此生必讀十大經典之一的鉅作,又豈是一幕在Campo de Criptana郊外的鬧劇就能草草演完,更何況風車大戰還只是126個篇章中的第八章呢!對我來說,這部奇書最有趣的地方不在於堂吉訶德的瘋癲行徑,而是能透過字裡行間觀察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社會(我還因此學會了西班牙彈鼻子的方法)。此外,當堂吉訶德不談論騎士道時,他那分明的條理和高明的識見更是一個剛渡過黑暗中世紀的作者其內心價值觀的縮影。當然,故事本身也饒富趣味,尤其是侍從桑丘的傻話和妙語,如果逐一摘錄下來的話,肯定可以編成一本西班牙諺語全集。開場白扯遠了,再不打住的話一篇城市的剪影反而寫成了一串乏味的書評,接下來言歸正傳,談談堂吉訶德的心靈原鄉—阿卡拉.德.埃納雷斯(Alcala de Henares)。



阿卡拉位於馬德里東北近郊,從Atocha車站搭火車約三刻鐘便可抵達。我來此地主要是衝著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616),因此下車後就直奔他位於舊城裡的老家(Casa de Cervantes),一窺這位西班牙文學巨擘的誕生地。塞萬提斯之家座落在主街(Calle Mayor)上,那是一棟平凡的兩層樓建築,屋宅四合,中庭是個大天井,盛滿了像瀑布般瀉落的陽光。二樓有間陳列室,展示了堂吉訶德的各國譯本,其中最有趣的是一本東洋繪本,裡頭的堂吉訶德儼然日本武士造型,模樣既逗趣又滑稽。其他各個房間皆放著合景的音樂,如主臥室裡誘人沉思的大提琴聲,母親房裡溫柔的催眠曲,小孩房裡童言童語的嘻鬧音,讓一個侷促的小空間充滿了豐富的感情。當我讀著《堂吉訶德》書中神父把堂吉訶德所收藏的騎士小說一一扔下樓準備焚毀時,我就想起了這棟房子,其實—塞萬提斯只在此度過了生命中最初的五個年頭,搞不好我對它的印象還比他的記憶來得清晰。

提起塞萬提斯這個人,幸運之神對他似乎毫無憐憫之心,他不像大仲馬或畢卡索那般享受盛名帶來的榮華富貴,坐擁城堡別墅,出入上流社會;他從小家境拮据,幾番遷徙,雖然有人說他曾負笈薩拉曼卡,但歷代學者堅持他手上只有高中文憑;他志願入伍,以船為家,參與了雷邦多海戰,後來在阿爾吉爾被俘,而他與家人重逢則是十年後的事了。剛走出囚牢重獲自由的塞萬提斯,立刻又銬上了現實生活的枷鎖。他當過政府的採購員和稅吏,仰賴微薄的薪俸供養著一個不美滿的婚姻。期間他偶爾從事小說和戲劇創作,直到五十歲時因稅務官司二度入獄後,才開始構思堂吉訶德這號人物。幸好他趕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寫完堂吉訶德,不然西班牙文學得等到數百年後的《百年孤寂》才有機會揚眉吐氣。不過,和馬奎斯筆下邦迪亞家族的幻滅比較起來,堂吉訶德獨夫似的瘋狂意志更顯得歷久彌新。



我看著主廣場(Plaza Mayor)上的大師銅像,遙想他一生坎坷的歷程,他筆下的騎士正如其稱號,一路「哭喪著臉」顛簸走來,就連他的書,最初也只被視為娛樂消遣,直到稍後受到英法兩國文學界的重視和熱烈探討後,才奠定其不朽經典的地位。如今,位於廣場附近,歷史悠久的阿卡拉大學在大師故鄉的加持下,成為全世界研究塞萬提斯的學術權威。

我隨意走在舊城的巷弄之間,漫不經心地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樂透彩站和提著菜籃的老婦人,阿卡拉城在歷史上也算是個稱頭的古城,但它的名號在一個文學巨人的光彩下似乎顯得格外輕渺,就好比失去了莎士比亞的史特拉弗德,失去了歌德的威瑪,單憑那些稀鬆平凡的砌石步道和隨處可見的典雅教堂,又能使多少遊人心神激越,又能使多少過客佇足流連呢?阿卡拉.德.埃納雷斯—這座兩千多歲的老城,似乎花了生命前四分之三的歲月,為了等待一個沉重的靈魂,那靈魂卻又輕盈得如一張紙片,將阿卡拉的名字傳播至整個世界。




進入Alcala的相簿…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歐洲城市的老,大部分源起於羅馬王朝,薩拉曼卡的老,則可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早在西元一千多年前,托瑪思河 (Tormes River) 的高原上便已經出現了人類腳印;希臘人和迦太基人在此築屋造居,吹響了黃土上的文明序曲。希臘的歷史學家們將此地稱為Helmantike或Salamantica,直到阿方索十世才將此地定名為薩拉曼卡。



羅馬帝國在此大規模屯墾,隨之發達的商業活動,使得薩拉曼卡更加熠熠生輝,然而這段美好的光景卻因摩爾人的崛起而迅速消失,中世紀的薩拉曼卡,因位於阿拉伯帝國和西班牙王國的交界,連年的兵亂和戰火,讓它昔日的光采黯淡了好幾百年。直到阿方索九世於十二世紀擊退摩爾人後,薩拉曼卡才又重新展現睽違的風華。

這風華,和過去的味道有點不同。西元1218年,阿方索九世在薩拉曼卡創設伊比利半島上第一所大學,成為繼波隆納、牛津,和巴黎大學之後,歐洲最古老的學術殿堂。殖民時代的梟雄荷南.科爾蒂斯(Hernán Cortés, 1485 ~ 1547)便是薩拉曼卡大學的知名校友,我不清楚他對付阿茲提克的印地安人那些挑撥離間、散佈天花、或虛張聲勢等詭計是不是從這裡習得,不過法學院的訓練對於一個殖民地總督想必有點幫助,就算無益,也不能推諉於薩拉曼卡的大學教育,因為柯爾蒂斯從來就不是個認真的學生。

另一個校友大家肯定熟悉,他寫的書是全世界第一本暢銷書,筆下的堂吉訶德更是家喻戶曉,儼然西班牙的代言人。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指出塞萬提斯 (Cervantes Saavedra, 1547 ~ 1616) 曾在此受教,但許多關於他的傳記繪聲繪影,姑妄聽之妄言之,就算他真沒有在大學裡聽過一堂課,打過一個盹,對於塞萬提斯和薩拉曼卡的名聲又有何損益?

從這裡走出來的還有一個重要人物—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Loyola,1491 ~ 1556)。他原本是位野心勃勃的軍人,在與法軍的戰役中被大砲炸傷大腿,終結了他的戎馬生活。西班牙諺語說:「上帝如果關了一道門,必會打開另一扇窗。」修養期間,他為了打發無聊歲月而隨手翻閱基督傳記,深受感動而立志俢道,於是34歲的他從巴塞隆納小學的拉丁文課程開始展開他的負笈生涯。當他在薩拉曼卡求學時,時常對群眾分享基督信仰,在那個箝制思想的年代,一般信徒根本沒有宣講基督的權柄,於是他遭宗教法庭約談,兩度鋃鐺入獄,並禁談宗教三年。他日後所創立的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為當時腐化的羅馬教庭注入革新的動力,也逐漸成為天主教會內最具影響力的俢會之一。(關於更多依納爵和宗教改革的內容,請閱讀Vatican:請問耶穌在家嗎?)



今天薩拉曼卡大學城裡培育著三萬名西班牙法學、文學、科學和醫學界的精英,許多研習西班牙語的外籍學生也慕名而來。我和觀光客群站在精雕細琢的大學門口前,以盜獵者般的眼神搜索著牆上大小泥雕,只為了找出神秘的骷顱頭和青蛙的藏身地。骷顱頭易覓,小青蛙難尋,我費了片刻光景仍舊徒勞無功,日後看到網路上流傳的照片才恍然開悟。倘若你非視力2.0,不妨省點精神和時間,留給新主教堂的牆壁,那兒同樣有另一場有趣的尋寶之旅。

薩拉曼卡主教堂分為新舊兩部分,舊主教堂建於12世紀,門面上精雕的立柱和沉厚的石牆反映了典型的仿羅馬式風格,然而世人皆會老朽,堅石也會塌陷,於是在16世紀初蓋了一座更龐大的哥德式教堂來攙扶舊主教堂日益動搖的結構。據我所知,當時的義大利人頗排斥來自北方「蠻邦」的建築文化,若是被他們知道薩拉曼卡舊仿羅馬式主教堂需得仰賴哥德式新主教堂的扶助,呵,肯定有滿腔的怨氣要吐!



如今新主教堂的大門是拜訪教堂唯一入口,主祭壇上的圓頂有Florentino的最後審判圖,畫中人們被分為兩群,一群人身著白衣,仰望耶穌,另一群人渾身赤裸,背對基督;耶穌直視赤裸的群眾,一手撥開肋骨傷口,一手高舉,儼然即將降下嚴厲的懲罰。壁畫下有53幅色彩鮮豔的圖畫,描繪了耶穌和聖母的一生。比起這些藝術傑作,許多人可能對新主教堂的外壁更感興趣,原來當教堂進行整修時,工匠們添加了一些頑皮的裝飾,仔細端詳每根立柱上的泥雕像,看你是否能找到飄浮的太空人舔著冰淇淋的龍

貝殼之家(Casa de las Conchas)是另一個不容錯過的景緻,其外牆上的每一扇貝殼裡皆包裹著超過三百年的歷史。這座十五世紀末的文藝復興建築如今改建為圖書館,也是我在歐洲見過最精巧、最具風味的圖書館。



入夜後,薩拉曼卡的建築巷道在月光輝映下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整個城市彷彿幻化成一座大金窟,隨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誘人的寶藏,也難怪Salamanca素稱為「黃金城市」。這金色光輝主要來自於鄰近礦場所出產的沙岩Villamayor,獨特的礦石讓黑夜底的薩拉曼卡更加蠱惑人心。我走到主廣場(Plaza Mayor),想像著這片在鬥牛季的白晝裡擠滿了上萬人潮的壯闊廣場,如今卻疲倦而沉酣地躺在我的觀景窗底,她的睡姿是那麼婀娜美麗,連我的腳步也不由地踩得翼翼小心。

對我來說,薩拉曼卡的美又更超越了夜色下的繾綣。他像一個飽學的耆老,即使遊人如織,兀自安靜而深邃。或許,我有限的生命中不見得能增長幾分智慧,但如果我相信智慧可以傳染,如果我還保有渴慕智慧的虛榮,那麼我想再多走薩拉曼卡幾回。

進入Salamanca的相簿…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塞哥維亞位於馬德里西北約一百公里處,從Atocha搭兩個鐘頭的火車就能抵達這座倚山滂水的西班牙古城。早在耶穌誕生前兩、三百年,塞哥維亞的黃土上便出現了人類足跡。羅馬時期以降,因其地處峽谷天險,逐漸發展為重要的戰略城市。十三世紀中,西班牙國王智者阿方索十世(Alfonso X, 1252~1284)在此建立行宮,帶動了塞哥維亞的繁榮。今日,有太多理由值得人們拜訪這座小山城,它不僅擁有豐富的建築古蹟,還勾勒出堂吉訶德的時空背景,以及聞名遐邇的烤乳豬,更是味蕾不能錯過的美妙享受!



火車靠站時夜色漸深,我在陡斜蜿蜒的石街間尋找今晚的窩,總算在主教堂(Cathedral)附近的窄巷裡找到一家合宜的旅店,並在一樓的小酒館裡點了幾道Tapas,比起馬德里餐廳的海鮮飯、牛雜繪等道地西班牙料理,我更鍾情一杯Sangria加幾疊小菜。酒足飯飽後,我迎向冷颼颼的大廣場(Plaza Mayor),在月色和燈光輝映下,主教堂像一個身著華服的貴婦,隆重地參加典禮,又像一塊點滿蠟燭的大蛋糕,提前慶祝基督的降臨。走過歐洲無數個文化遺產,若打量起入夜後的姿色,塞哥維亞主教堂,塞維亞西班牙廣場,以及布達佩斯皇宮在我心中留下的驚嘆不相上下。

隔天用完簡單的早餐,旅店老闆興奮地叫我出門,我走向主教堂一瞧,呵,是華麗的貴婦一夜白頭,還是可口的蛋糕淋滿了奶油?我站在廣場中央深呼吸,讓入冬後的第一場雪花,輕輕灑落肩頭。今早計畫走訪城西的阿卡乍(Alcázar),聽說連迪士尼也爲這座城堡著迷,依它的輪廓畫出了白雪公主的家。我不禁莞爾,眼前這雪來得正巧,為早上的行程憑添了幾分童話意境。



阿卡乍意指「城堡」,不像其他歐洲諸國的城堡大多有個響亮的名稱,在西班牙,所有的城堡都叫阿卡乍。塞哥維亞堡臨崖而建,放眼望去,遼闊的平原上一有風吹草動,都難逃戍守哨兵的警戒,因此自12世紀起,它始終是兵家必爭之地。十五世紀時,城堡進行大規模整建,不僅修築了塔樓和尖頂,內部又加添摩爾文化的裝飾和文藝復興的佈置,將原本單調清冷的堡壘搖身一變為富麗堂皇的宮殿。我爬上塔頂,一頭是無邊際的銀白大地,一頭是無遮攔的塞哥維亞城區,我夾在兩個美景中間,縱令寒風椎骨也捨不得倉促下階。城堡內的兵器博物館展示了各種槍械彈砲和軍事裝備,標記了塞哥維亞城堡那段兵馬倥傯的歲月(註)。



回到大廣場,沿著Calle Juan Bravo和Calle de Cervantes往下走,兩旁的手工藝店、織物店、服飾店、皮件店等一字排開,愛瞎拼的遊客絕不會空手而歸。行至阿索奎爾廣場(Plaza de Azoguejo),乍見水道橋,很難不驚訝眼前的壯麗和大器。關於它的源起,有一個迷人的傳說。相傳某個負責運水的少女,受夠了每天在山坡和陡階之間拖著引車來回運水,於是和魔鬼訂下契約,倘若在雞鳴之前,魔鬼能將泉水源源地送至家門,那麼她願以靈魂為獻。是夜,一場不尋常的暴風雨襲捲整個山城,居民們裹足閉戶,只有少女明瞭魔鬼開始執行邪惡的計畫。她後悔了,於是徹夜祈禱,希望聖母保守她的靈魂,不讓魔鬼佔據。終於在魔鬼放下最後一塊石磚之前,雞啼了,她的靈魂也得救了。由於水道橋是魔鬼的作工,雖然帶來莫大便利,但少女仍心有惴惴,於是向居民坦白認罪。百姓歸功於聖母的庇護戰勝了魔鬼,便在水道橋中央頂端嵌上聖母塑像,以紀念這段充滿奇蹟的傳聞。事實上,水道橋是羅馬人在西元50年完成的傑作,目的是為了將17公里外的山泉水導引入城,供居民飲用。水道橋由163個拱門撐起,最高29公尺,石磚採用沉重的花崗岩,石縫之間無水泥黏合,最頂端為水渠。直到二十世紀中水道橋「退休」之前,它仍然提供數萬居民生活的飲水,由此可窺當時羅馬建築技藝的高明。



拷乳豬是當地名菜,最負盛名的百年老餐廳Mesón de Cándido就位於水道橋附近。餐廳有扇厚重的木門,一推開彷彿走入了中古世紀,木質裝潢和擺設呈現濃郁的歷史風情。我光臨的時間約兩點,還不到西班牙人的用餐時間,因此餐廳只有我和一對美國人。服務生遞給我一份菜單,不用看我也知道該點什麼,當金黃色的乳豬腿盛在瓷盤上擺在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薄脆的豬皮和滑嫩的豬肉,比起廣州大同酒家的烤乳豬,或是慕尼黑HB的德國豬腳,這裡的滋味才堪稱味蕾的極致饗宴!


註:門票€3.50,登胡安二世塔 (Juan II) 加收€1。


進入Segovia的相簿…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赫雷斯的全名是Jeréz de la Frontera,意為「邊界的赫雷斯」。它安靜地躺在西班牙腳下,曬著安達魯西亞的陽光。我在塞維亞的San Sebastian公車站搭上車(Comes / 單程€6.65 / 來回€10 / 時刻表),數著沿途一顆顆油得發亮的橄欖樹,踏進這個葡萄酒的傳奇故鄉。



在杯中世界裡,赫雷斯其實就是雪莉酒的名字(Vino de Jeréz /Sherry wine),我拜訪了當地最大的酒莊GONZALEZ BYASS (€8含兩杯酒/位於大教堂旁),它成立於1835年,旗下有眾多雪莉酒品牌,最知名的就是大門旁那位頭戴紅帽身穿紅色小禮服的「佩佩叔叔」(Tio Pepe)。我隨著英語導覽員搭上酒莊的小火車,循著酒的香氣徐徐前進。



就算你沒喝過雪莉酒,至少也應該看過柯南,小哀在黑暗組織中的化名正是雪莉,她那沉郁豐富的內涵正好吻合了這種酒的特性。它與眾不同的風味來自於獨特的釀造(Flor)和調配方法(Solera)。Flor是指釀造時於酒表面所形成的一層酵母菌,它不僅保護底下的酒免於氧化,更產生一股與其他白葡萄酒迥異的口感。Solera則是指將陳年的酒桶按年份分層推放,每隔一段時間,酒廠從最底層的木桶中取酒裝瓶,再由上一層桶中的酒補足下層減少的部分,依此類推,層數少則三層,多則達十四層。



導覽員領我們到其中一個酒窖,那裡堆疊著許多橡木桶,每個桶上的簽名都大有來頭,如佛朗哥將軍、邱吉爾、史帝芬史匹柏等等。接下來的酒窖地上擺了一只酒杯,導覽員要大家屏氣凝神,靜待貪杯的小老鼠來訪。等了幾分鐘未察絲毫動靜,導覽員只好苦笑地指著牆壁上的照片為証,並自嘲說今天參觀人潮太多,老鼠們可能早已酩酊大醉。整個導覽行程約莫兩個鐘頭,最後會有一杯Dry的雪莉和一杯Tio Pepe為整個行程留下芬芳的餘味。我在酒莊販賣部買了一瓶Alfonso(Oloroso),打算回去和同屬加烈酒的Porto酒作比較,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陽光,究竟哪一個香氣最迷人。

微醺的滋味最迷人吧?我想。

進入Jeréz的相簿…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起西班牙,外國人大概只想得到巴塞隆納和安達魯西亞。前者急著想擺脫西班牙,後者則宣稱自己才是正統的西班牙。我利用短暫的假期,把自己流放到塞維亞,下飛機後第一個安慰:總算來到一個看人不須仰角三十度的國家。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