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Belgium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搭乘火車從布魯日到Ostend只需要一刻鐘光景(€3.3),它原本只是個濱臨北海的小漁村,隨著人口逐漸增加,於1265年升格為「市」。18世紀初在奧地利王室的支持下,它從漁業朝向國際貿易發展,可惜沒幾年就被荷蘭和英國夾殺,一直到現在,它最馳名的還是魚市場。除此之外,它也是比利時王室最愛的度假勝地,夏天到這裡逛逛,除了比基尼女郎,搞不好能撞見Albert國王。

 

一下火車右轉,沿途有許多賣海蛇湯的小攤販,他們說海蛇肉咬起來像口香糖,不過我我對那股活似臭襪子的腥味(或鮮味?)沒好感。左手邊的Sint Petrus en Pauluskerk儼如一座小科隆大教堂。 直行十幾分鐘後便可以抵達Ostend海灘,坦白說,這裡的沙灘像野柳,只是野柳比它還有趣個百倍。除非你想嚐一嚐剛上岸的海產,或是夏天帶著泳裝來泡海水浴,不然錯過Ostend也不需要覺得遺憾。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阿姆斯特丹

的運河井然有序,像一個端莊的少婦;威尼斯的運河錯縱糾纏,像一個繾綣的戀人;布魯日的運河精巧玲瓏,像一個溫婉的淑女。這裡的觀光客雖多,卻並不掃興,因為有明信片般的風景相襯;這裡的鴿子雖多,但並不擾人,因為有更多的天鵝作陪。



布魯塞爾搭一個鐘頭的火車(€11.8)就可以到達這座中世紀海港,自十一世紀起,它是歐洲的貿易中樞,也是最大的紡織集貨地和最早的鑽石交易中心,鑽石的切割技術也源於此地,但由於布魯日港口一直存在泥沙淤積的問題,十五世紀之後,布魯日的商業地位逐漸被Antwerp取代,畢竟小港怎麼容得下大航海時代的巨船?



布魯日的砌石街道充滿了中古的情調,我沿著布魯日的運河繞一圈,享受了兩個小時的悠閒。在Wollenstr.和運河的交接處常被稱為”living postcard”,果然名不虛傳,殺了我不少記憶體。鐘塔Belfort位於Markt廣場南側(一般票€5,學生票€3),對爬過科隆大教堂509階的我來說,這裡的366階算得了什麼!可惜的是像棉被一樣厚的雲層跑來煞風景,沒待多久我就回頭到廣場上的小販買盒薯條塞塞肚子了(€2.5)。



中古時代的人們相信聖物可以保護整個城市,布魯日的百姓當然不例外,在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裡供奉著耶穌的聖血(參觀者自由捐獻)。聖血收藏在兩層透明管內,管的兩端有黃金雕飾,從內層的透明管中的碎沙粒上可見殷紅的血跡。為了怕被搶劫,整個管子用黃金鏈條圈著,和教堂的地板(或柱子)鎖在一起,並且有專人坐在聖血前監視著參觀者的一舉一動。我從沒想過居然能這麼近距離端詳耶穌的血,雖然耶穌在最後晚餐時舉著葡萄酒說「這就是我的血」,但是這血和彌撒時喝的葡萄酒不同,這血上面有耶穌的DNA,可以透過基因工程複製出另一個「耶穌」。但是,我相信耶穌並不是以這種方式「復活」!

既然來到這裡,自然不能錯過比利時最有名的海鮮Mosselen(蚌類,即淡菜),我在’T Zand廣場附近找了家餐廳(‘t Pallieterke,網站),點了蚌殼套餐(€20),第一道上桌的是用海鮮湯頭熬成的南瓜湯,才嚐一口就差點令我飆淚,接下來的主菜更不用說,水煮的烹調法保留了蚌殼的原味,上頭撒了西洋芹末,菜色看似簡單,味道卻鮮美至極,那可說是我在歐洲吃過最美味的一餐了,食指大動的饕客們有機會也去嚐嚐吧!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從前聽在布魯塞爾唸書的朋友說比利時是一個多麼單調乏味的國家,但布城距離科隆只要兩個半小時車程,跑過來毫不費力,因此我抱著「偶來松樹下」的心情走來,才發現這個朋友口中的無聊城市充滿了「悠然見南山」的風景。



Grand Place在雨果的眼中是全歐洲最美的廣場,縱然我頭頂著一大片烏雲,但瑕不掩瑜,哥德式的高聳建築還是令我讚嘆不已。我也不願模仿大文豪的詞句,但走過了英雄廣場的開闊,波茨坦廣場的摩登,聖彼得廣場的莊嚴,水壩廣場的古典後,我發覺論及全歐洲最美的廣場,布魯塞爾大廣場當之無愧!

對比利時人來說,鬆餅就像德國的薯條或丹麥的熱狗一樣,人們只要肚子餓了就會買一片來啃。我買了塊原味鬆餅(€1.5),酥脆的外表有著麵包的口感,第一口咬下去還有點納悶,怎麼和古典玫瑰園的鬆餅大異其趣?



沿著Stoofstraat走到尿尿小童(Manneken Pis)面前,它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小啊!別因此小看了它,這座53公分的小童像可是比利時人的民族英雄,傳說在十四世紀時,布魯塞爾遭法軍圍城,一個名為Juliaanske的小男孩半夜起床,看到法軍正在點燃火藥,於是機警地用身上的「小水槍」澆熄引線上的火苗,救了全城百姓。它後來還被王室授與勳章,軍隊走過必須向它敬禮,曾經有大膽狂賊偷了銅像,結果被判終生監禁。每當外國大使來比利時訪問時,都會爲它量身訂做一套服裝,因此它在大廣場旁的市立博物館(Maison du Roi,一般票€3,學生票€2.5)裡有個專屬大衣櫃,藏著七百多件各國代表服飾(記得瞧瞧台灣做了什麼服裝),我越看越覺得它比黛妃更適合當聯合國親善大使。

Galleries Saint-hubert的玻璃屋頂讓我想到米蘭大教堂旁的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雖然沒那麼氣派,但長廊的設計讓它多了幾分秀麗和典雅。我在櫥窗裡看到一隻乳牛撲滿,它睜大眼睛的可愛模樣讓我毫不猶豫地買下它。



布魯塞爾不只是比利時的首都,它也常被稱為歐洲首都,因為歐盟最重要的三個機構其中兩個(歐盟委員會、歐盟部長理事會)均設於布魯塞爾,而歐盟議會在此也設有分部。我搭95號公車(€1.4)在Place du Luxembourg下車,歐盟議會這棟「新羅馬」建築近在眼前,圓拱形的設計象徵著圓融,大一統的歐洲。(參觀時間表,附語音導覽)不過,歐洲真想大一統的話必須先謹慎處理語言分歧的障礙,不然一個小小的告示牌或一份簡單的文件都得寫上十一種語言(未來可能會25種),如此一來不只降低效率,也很可能會重蹈「巴別塔」的覆轍呢!


進入Brussels的相簿...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