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塞哥維亞位於馬德里西北約一百公里處,從Atocha搭兩個鐘頭的火車就能抵達這座倚山滂水的西班牙古城。早在耶穌誕生前兩、三百年,塞哥維亞的黃土上便出現了人類足跡。羅馬時期以降,因其地處峽谷天險,逐漸發展為重要的戰略城市。十三世紀中,西班牙國王智者阿方索十世(Alfonso X, 1252~1284)在此建立行宮,帶動了塞哥維亞的繁榮。今日,有太多理由值得人們拜訪這座小山城,它不僅擁有豐富的建築古蹟,還勾勒出堂吉訶德的時空背景,以及聞名遐邇的烤乳豬,更是味蕾不能錯過的美妙享受!



火車靠站時夜色漸深,我在陡斜蜿蜒的石街間尋找今晚的窩,總算在主教堂(Cathedral)附近的窄巷裡找到一家合宜的旅店,並在一樓的小酒館裡點了幾道Tapas,比起馬德里餐廳的海鮮飯、牛雜繪等道地西班牙料理,我更鍾情一杯Sangria加幾疊小菜。酒足飯飽後,我迎向冷颼颼的大廣場(Plaza Mayor),在月色和燈光輝映下,主教堂像一個身著華服的貴婦,隆重地參加典禮,又像一塊點滿蠟燭的大蛋糕,提前慶祝基督的降臨。走過歐洲無數個文化遺產,若打量起入夜後的姿色,塞哥維亞主教堂,塞維亞西班牙廣場,以及布達佩斯皇宮在我心中留下的驚嘆不相上下。

隔天用完簡單的早餐,旅店老闆興奮地叫我出門,我走向主教堂一瞧,呵,是華麗的貴婦一夜白頭,還是可口的蛋糕淋滿了奶油?我站在廣場中央深呼吸,讓入冬後的第一場雪花,輕輕灑落肩頭。今早計畫走訪城西的阿卡乍(Alcázar),聽說連迪士尼也爲這座城堡著迷,依它的輪廓畫出了白雪公主的家。我不禁莞爾,眼前這雪來得正巧,為早上的行程憑添了幾分童話意境。



阿卡乍意指「城堡」,不像其他歐洲諸國的城堡大多有個響亮的名稱,在西班牙,所有的城堡都叫阿卡乍。塞哥維亞堡臨崖而建,放眼望去,遼闊的平原上一有風吹草動,都難逃戍守哨兵的警戒,因此自12世紀起,它始終是兵家必爭之地。十五世紀時,城堡進行大規模整建,不僅修築了塔樓和尖頂,內部又加添摩爾文化的裝飾和文藝復興的佈置,將原本單調清冷的堡壘搖身一變為富麗堂皇的宮殿。我爬上塔頂,一頭是無邊際的銀白大地,一頭是無遮攔的塞哥維亞城區,我夾在兩個美景中間,縱令寒風椎骨也捨不得倉促下階。城堡內的兵器博物館展示了各種槍械彈砲和軍事裝備,標記了塞哥維亞城堡那段兵馬倥傯的歲月(註)。



回到大廣場,沿著Calle Juan Bravo和Calle de Cervantes往下走,兩旁的手工藝店、織物店、服飾店、皮件店等一字排開,愛瞎拼的遊客絕不會空手而歸。行至阿索奎爾廣場(Plaza de Azoguejo),乍見水道橋,很難不驚訝眼前的壯麗和大器。關於它的源起,有一個迷人的傳說。相傳某個負責運水的少女,受夠了每天在山坡和陡階之間拖著引車來回運水,於是和魔鬼訂下契約,倘若在雞鳴之前,魔鬼能將泉水源源地送至家門,那麼她願以靈魂為獻。是夜,一場不尋常的暴風雨襲捲整個山城,居民們裹足閉戶,只有少女明瞭魔鬼開始執行邪惡的計畫。她後悔了,於是徹夜祈禱,希望聖母保守她的靈魂,不讓魔鬼佔據。終於在魔鬼放下最後一塊石磚之前,雞啼了,她的靈魂也得救了。由於水道橋是魔鬼的作工,雖然帶來莫大便利,但少女仍心有惴惴,於是向居民坦白認罪。百姓歸功於聖母的庇護戰勝了魔鬼,便在水道橋中央頂端嵌上聖母塑像,以紀念這段充滿奇蹟的傳聞。事實上,水道橋是羅馬人在西元50年完成的傑作,目的是為了將17公里外的山泉水導引入城,供居民飲用。水道橋由163個拱門撐起,最高29公尺,石磚採用沉重的花崗岩,石縫之間無水泥黏合,最頂端為水渠。直到二十世紀中水道橋「退休」之前,它仍然提供數萬居民生活的飲水,由此可窺當時羅馬建築技藝的高明。



拷乳豬是當地名菜,最負盛名的百年老餐廳Mesón de Cándido就位於水道橋附近。餐廳有扇厚重的木門,一推開彷彿走入了中古世紀,木質裝潢和擺設呈現濃郁的歷史風情。我光臨的時間約兩點,還不到西班牙人的用餐時間,因此餐廳只有我和一對美國人。服務生遞給我一份菜單,不用看我也知道該點什麼,當金黃色的乳豬腿盛在瓷盤上擺在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薄脆的豬皮和滑嫩的豬肉,比起廣州大同酒家的烤乳豬,或是慕尼黑HB的德國豬腳,這裡的滋味才堪稱味蕾的極致饗宴!


註:門票€3.50,登胡安二世塔 (Juan II) 加收€1。


進入Segovia的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