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Germany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科隆到杜塞道夫搭火車只需要20至40分鐘的車程(€9.8)。雖然這兩個城市彼此靠近,卻互相看對方不順眼。杜塞道夫蓋了新的博物館,沒多久科隆會有新的劇院開張;科隆有個嘉年華會,杜塞道夫也如法炮製。在杜塞道夫的官方旅遊資料上,你絕對看不到科隆這兩個字,對這個以藝術之都自詡的城市,科隆這個名字太膚淺,太傷風敗俗。

有一則笑話輕鬆地點出杜塞道夫和科隆這兩個城市的尷尬。一個科隆媽媽、一個杜塞道夫媽媽,和一個黑人媽媽恰好同一天在同一家醫院分娩。當她們生完小孩後,護士小姐喜樂參半地說:「恭喜你們!每個人都生了一個健康的胖小孩。但是很抱歉,我們不知道哪個小孩是誰的?」話一說完,杜媽媽立刻衝過去抱起唯一的黑娃娃,護士小姐滿臉狐疑,問她怎麼選了一個最不可能的。杜媽媽回答:「要是選到科隆的更糟糕!」



杜塞道夫的自傲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就人口數來說,它是全德第九大城,也是德國數一數二的貿易商城,外商企業如雲,其中又以日商最多,號稱日本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在這裡隨處可見到東方臉孔,令我有回到台北東區的感覺。如果想念亞洲料理的話,那麼一定得來杜塞道夫,因為全歐洲這裡的亞洲人最多,口味也最道地。走在Immermannstraße上到處可見寫著日文的商店,故又稱為「日本街」,我喜歡它的本名,德文immer是永遠,mann是男人,因此這條街的意思即「永遠的男人街」,恰好和日本的大男人主義互相呼應。

國王大道(Königsallee)可能是全德國擁有最多國際精品名店的地方。Kö-Galeiie (Königsallee 60)裡頭有George Jensen的櫃,每年六月暑假開始會針對已經停產的商品(discounting things)作五折促銷活動,喜歡GJ的朋友可以趁早來這裡看看。(關於GJ請閱讀Copenhagen:王子和公主的樂園)



大道盡頭的海神石雕(Tritonengruppe)是杜塞道夫這座城市的象徵物,我納悶:一座不靠海的城市怎麼敢如此大剌剌地宣示海權,叫Hamburg(德國第一大港)情何以堪呢?就姓名學的觀點來看,Düsseldorf 只不過是個Dorf (村莊),Hamburg可是個Burg(城堡)哩!可能是我住在科隆,也沾染了一點科隆人的反骨,對杜塞道夫的驕傲始終覺得不以為然。

繼續往前走就踏進了全德國最古老的公園Hofgarten (西元1770年),公園裡的鴿子和完全不怕生,有興致的話可以在這裡和它們一起比肩散散步。此外,全德國最早的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還有Kunstsammlung也在這附近。

老街裡有超過五百家酒吧,號稱「全世界最長的酒吧」。一旦老街卸下白天的彩妝,夜裡的姿色更有看頭,你可以瞧見沿途的酒店燈光綿綿,彷彿沒有終點。杜塞道夫的啤酒叫Altbier (意為老啤酒),嚐起來比Kölsch (科隆的啤酒)稍微甜一點。聽說在這裡的酒吧千萬別點Kölsch,要不然直著進來橫著出去。唉!我敢凌晨四點半在阿姆斯特丹閒晃,五點在鹿特丹晨跑,但我還是不敢在杜塞道夫即使是偷偷輕聲地對服務生說「來一杯Kölsch」。有種的,不妨試試看!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阿亨座落於德國、荷蘭和比利時三國的邊界,在十七、八世紀時,她是德國最大的城市。再往歷史的上游划去,她的頭銜更凜然—神聖羅馬帝國首都。

談到神聖羅馬帝國,自然會想到查理曼大帝(德國人稱呼為卡爾大帝)。他於西元742年在現今的比利時出生,自西元768年登基以來,擴張了兩倍的王國版圖,建立了含括德國易北河以西、整個法國和義大利北部的神聖羅馬帝國。他在法國登基為王,在羅馬加冕為帝,最後卻選擇了阿亨作為帝國首都。自此以後所有德國皇帝的加冕典禮都在阿亨舉行,第一位也是響噹噹的大人物—奧圖一世 (Otto Ⅰ)。聽說拿破崙原本也打算在阿亨加冕,但是被大臣們勸阻,法國少得了出名的教堂嗎?需要借用德國的場地?阿亨,哼!

 

阿亨大教堂混合了羅馬式、哥德式和巴洛克的建築風格。我走到阿亨大教堂(Dom)門口時,兩個身著深色西裝的人員告訴我裡頭正舉行禮儀,謝絕參訪。我向他們表明我是天主教徒,也是來參加彌撒的,他們才讓我進去。一進去看到彌撒的排場盛大,光共祭就有四人,我納悶是不是因為這是全德國最古老的教堂,所以每次彌撒都必須隆重進行。還有輔祭怎麼五體投地,這樣不會太辛苦嗎?繼續看下去,主祭戴起白色高帽為他們行覆手禮,接著四位共祭也覆手降福,緊接著又是十幾位穿著紫紅肩袍的神父降福,再來是四、五十位穿白袍的神父依序降福。我越看越不對勁,順手拿起旁邊的小冊一看,原來今天是兩位弟兄的晉鐸大典。看著他們最後穿起神職人員的袍衣,站在主祭旁邊一同主持禮儀,讓站到雙腳發軟的我堅持從他們手中領受聖餐禮。

 

教堂側廳的Schatzkammer一定得去參觀(成人€4,學生€3),裡頭的寶藏會讓人驚奇。有查理曼大帝的黃金大頭,他的腕骨,還有三件聖物—鞭打耶穌的繩子、耶穌和馬利亞的腰帶。

Rathaus旁邊的攤販可以買到比利時名產Reibekuchen (一片€0.8,三片€2.2)。 Reibe的本意是磨絲器,就是廚房裡用來磨紅蘿蔔絲或蔡頭絲的工具,Kuchen則是蛋糕。有人將它翻成米蛋糕,一咬下去明明是馬鈴薯,哪來的米?想來是將Reibe誤當成Reis (米)了。這裡的肉桂餅(Printen)也名聞遐邇,聽說在Büchel 18號的咖啡館(Café Van den Daele)可以試吃,不過我對肉桂沒好感,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

阿亨是一個適合瞎拼的城市,走到市政聽Rathaus附近就可以看到熱鬧的商店街,買支冰淇淋沿途慢慢逛下去,可以輕鬆揮霍掉大半個下午!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全世界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有三個:巴黎聖母院、米蘭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曾聽過一個遊客說,到科隆玩最省事,一走出火車站就是科隆大教堂,照張相片就可以搭火車去下一個點了。這句話說對了一半,不過Kölner Dom也有不省事的玩法。

 

為什麼叫Dom,而不叫Kirche(德文的教堂)呢?基本上有紅衣主教駐守的教堂才能稱之為Dom,亦即英文的Cathedral。第一眼看到這座大教堂時,你很難不震懾於它的巨大,黑壓壓一片彷彿就要朝你身上傾榻下來。科隆大教堂高157米,1248年始建,中間停工六百年,至1880年才完工。完工才半世紀便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當整個科隆市百分之九十被炸成斷垣殘壁時,它卻經歷了十四次的密集轟炸而毫髮未損地存留下來。這並不是上帝顯神跡,而是同盟國指揮官的命令,大教堂不能炸,一炸掉就找不到科隆。於是在砲聲隆隆,戰火烈烈的密集轟炸中,科隆大教堂的臉冒出越來越多尷尬的黑線。一座教堂的無恙成為整個德國的防空漏洞,對當時那些在教堂內祈禱自己父兄丈夫平安歸來的女人們是何等的諷刺啊!不過如果再發生一次大戰,科隆大教堂可能不會那麼走運。畢竟馬基維利的戰爭思維已經被逐漸淘汰,換作恐怖主義的手段,一定得前後左右鑽幾個大窟窿才親痛仇快。

整座教堂內部空間其實就是一個大十字架,左翼保存著全世界最完整的古老十字架Gerokreuz (約西元九百八十年製)。如果不懂得欣賞教堂內的古蹟和死人雕像的話,那你不妨爬上南塔的頂端 (成人票€2,學生票€1),欣賞整個科隆市和萊茵河的風景,不過你得先在一小圓圈內周旋五百零九個階梯。腳程快的話約需十分鐘,膝蓋有毛病的遊客記得準備護膝,風濕痛發作也要咬牙爬上去,因為這樣你以後才可以指著名信片右邊的塔驕傲地說:我曾經站在這裡!

 

約莫登上四分之三階梯時,可以看到一座大鍾,鍾的上蓋刻著一串文字:

St. Peter bin ich genannt,
Schütze das Deutsch Land;
Geboren aus deutschem Leid,
Ruf ich zur Einigkeit.

意思即:「彼得是我名,護祐德子民;生於德亂世,喚國運昌明。」聽說二戰後經濟大蕭條,不知道哪個窮瘋了的人建議把這座大鍾熔解,幸好後來被及時阻止。

  

大教堂旁邊還有兩個著名的博物館:路易博物館(Museum Ludwig,成人票€8,學生票€5.5)和羅馬-日爾曼民族博物館(Römisch-Germanisches Museum,成人票€4.5,學生票€2.7)。路易博物館的主人Peter Ludwig求學時的論文是研究Pablo Picaso,他當初以極低的價格大量購入畢卡索的畫作,使得路易博物館成為現今世界上擁有畢卡索作品最多的博物館 (超過700幅),省一頓吃到飽來這裡一窺大師眼中的人性絕對划算。羅馬-日爾曼民族博物館其實就是一個考古遺跡,當初是在挖停車場的狀況下發現的,館內展示了早期羅馬人和日爾曼人的日常生活。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漢諾威是一個綠化很深的城市,當然我並不是指這裡有很多民進黨黨員。這麼說好了,在這裡到處都是集集的綠色隧道和清靜農場的草地,老共來這裡,肯定玩得不開心。

 

漢諾威當地的居民操著全德國最標準的德語,德國人管它叫Hochdeutsch,hoch有「崇高、模範」的意思,簡單說就相當於國語的北京腔。就另一方面來說,拜各個世界大展所賜,漢諾威可能也是全德國英語最普及的城市,各種標誌、看板和售票機都會標記英文。如果把展覽從這個城市抽離掉的話,那麼這座城市大概只剩下綠油油的風景和靜悄悄的空氣。

我來漢諾威,主要也是參加全世界最大的工具機械設備展(EMO),為了參加EMO,我凌晨四點就起床,五點多到火車站時已是燈火通明,我發現德國人真的是一個早起的民族,大廳裡好幾群人整裝待發,換作在台灣,可能值班人員還在打瞌睡。我在書店買了一份聯合報出版的歐洲日報,在這個拉丁字母充斥的大陸裡,讀到方塊字真得令人鮮血翻騰。

搭ICE(德國最快的火車)到漢諾威耗時約三個鐘頭,一上車就看到座位上擺著EMO的宣傳資料,主辦單位也知道乘客搭這班早車的目的地是哪裡。展場的巨大令我瞠目結舌,單單一個館就差不多台北世貿一般大,而EMO有十七個館,我花了兩天的時間也才逛完三個館。曾經滄海難為水,看著台灣展覽業不斷走下坡,從外銷展變成Local展,從招商大會變廠商聯誼會,心頭真有千萬唏噓。

 

晚上有個機會參加了代理商的招待,見識了典型的德國民族風餐廳,吃著道地的德國豬腳,灌著巨無霸啤酒。一頓晚餐下來最大的感慨是—千萬別和德國人拼啤酒。曾經有台灣人和德國以水拼啤酒,結果台灣人喝到水醉,而德國人依舊清醒。

 

在漢諾威的捷運系統內轉車並不需要等候太久,因為這邊的列車時間都是環環相扣,加上車子又準時,所以通常一下車就會有另一班車可以坐。科隆的大眾運輸工具也是如此設計,我凌晨四點多就出門搭地鐵,到火車總站需要轉車,我在轉車點一下車就立刻有往火車總站的列車進站。這絕不是巧合,而是德國人在設計時刻表的時候就把人們的路線需求都考慮進去。很多人對德國的服務業頻頻搖頭,的確,他們的服務生臉是比較臭,時間一到就趕人走,路邊沒有夜市小吃攤,也沒有二十四小時的7-ELEVEN,星期天所有店面都打烊,只有旅館餐廳和車站裡的商店還開張。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德國人在設計整個服務系統時,處處都可以看到體貼人性的內容。畢竟所謂的服務業並不是只有鞠躬彎腰面戴九十度微笑而已罷!

坦白說,漢諾威是一個無街可逛的無聊城市,火車站前雖然有兩家百貨公司,但是商品和其他地方大同小異,連接頭藝人的表演都顯得單調乏味。台灣人來漢諾威主要也是因為Cebit的緣故,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白天抽兩個小時的空檔到Maschteich湖邊的公園坐坐(從火車總站走過去不到二十分鐘),可以一覽市政廳的全貌,廣闊的翠綠草地也能紓解壓力。Opernhaus離車站只有五分鐘的步程,對歐洲建築還沒看膩的人不妨去拍張照片留念。車站附近的Georgstr.街上有一家冰淇淋店大排長龍,礙於趕車的緣故,我並沒有去排隊,如果你有機會品嚐的話再告訴我滋味如何。

對背包族來說,我推薦Youth Hostel,從火車總站搭Tram Line 3或7到Fischerhof站下車,之後照著指標走約八分鐘就可以到達。四人房的Dorm一個人€20.3,房間很乾淨,早餐也很豐盛,而且風景優美,早起的話可以到附近晨跑,肯定非常享受。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