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實習工作的緣故,我告別了居住八個月的科隆,買了兩張機票,一張給自己,一張給行李(Germanwings單程票€52,行李超重€49),帶著一綹感傷的心情來到慕尼黑。從飛機上鳥瞰綠油油的巴伐利亞,我對科隆的鄉愁也隨之雲淡風清。將住所安頓好後,我趁著勞動節假期,買了張市區通用的日票(Innenraum/€4.8),追隨觀光客的腳步來到慕尼黑的老城心。(註:機場到市中心有段距離,買All zones的票,搭乘S-Bahn到火車總站需40分鐘/單程€8.8/日票€9.6)

 

1158年,別號「獅子」的巴伐利亞兼薩克森公爵(Heinrich der Löwe)在伊薩爾河畔架起橋樑,一個小市集和村莊就圍繞著老彼得教堂活絡起來,而更早之前,這塊土地上只有一座修道院,因此獅子亨利將這座新市鎮取名為München,意味著「僧侶之地」(德文僧侶為Mönch)。或許是因為聖本篤修士們長期的潛移默化,慕尼黑百姓對聖母格外崇敬,不只蓋了一座聖母主教堂,1648年為了慶祝三十年宗教戰爭的結束,居民在廣場上豎起了聖母圓柱(Mariensäule),這也是馬利亞廣場(Marienplatz)名字的緣由。

 

高聳的哥德式新市政廳(Neue Rathaus)是慕尼黑的地標之一,我站在大門前倒數著全世界最知名的人偶鐘表演(每天11點、12點,及夏季17點)。偶戲分為兩階段,上半部的場景是1568年威廉五世公爵(Wilhelm V,也是皇家啤酒的創辦人)和洛林公主的結婚大典,為了祝福這對新人特地舉行一場決鬥,藍白色的騎士代表巴伐利亞,紅白色的騎士代表洛林,有點sense就知道哪一方會贏。下半場表演的背景是1517年,當時因黑死病蔓延,居民都裹足不出,最先有膽量上街的是造酒桶的工匠,他們在街道上跳著奇特的舞蹈傳揚著病毒絕跡的好消息。整個表演歷時約十分鐘,由最頂端的三聲鳥鳴劃下休止符。

聖母主教堂(Frauenkirche)始建於1468年,歷時近三十年才完工,塔上的青綠圓頂是1525年加蓋上去的,哥德式的身軀戴上文藝復興的帽子,讓整體建築有一種不協調的感覺。從遠處觀望,我倒覺得它彷彿一隻駝著大紅背殼的蝸牛。雙塔之間有12公分的高低差,聽說是其中一個塔的工人先去吃午餐而少蓋了一層磚,眼尖的人可得仔細瞧瞧到底哪一邊偷過懶?由於二次大戰的摧殘,重新整修後的教堂內部顯得相當儉樸,根本就不像歐洲的大教堂。入口處有個腳印(有時會被告示牌蓋住),關於這個腳印有個傳說,當大教堂落成時魔鬼來了,一進門環顧四周,立刻哈哈大笑,一座沒有窗戶的教堂根本不會有信徒聚集,但當他又向前一探,才發現原來所有的窗戶原先都被樑柱擋住,此時鮮豔斑斕的彩繪玻璃映入眼簾,他氣得重重跺腳,地板上便留下了「魔鬼的腳印」(Teufelstritt)。有機會的話記得量量魔鬼到底穿幾號鞋?

 

想要飽覽慕尼黑市容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新市政廳的鐘塔(週一至週五/一般€2/學生€1.5),另一個是老彼得教堂(Peterkirche/一般€1.5/學生€1)。前者搭電梯直接通到頂,後者爬樓梯爬到腿抽筋,但為了一賭聖母大教堂和新市政廳的全景,我還是決定在迴旋的木梯間把牙根咬緊。天空清朗時,在塔樓南側還可以遠眺阿爾卑斯山,起伏的山巒一線排開,雖然只是淺淺輪廓,但也令我深深著迷。

Residenz的建築涵蓋了大半部西洋美學史,自十四世紀起,融合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和古典主義。不過「舊時王謝庭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封建時代結束後,它成為擁抱群眾的博物館。王宮的部分差強人意,不過藏寶室的收藏相當希奇(Schatzkammer一般€6/學生€5/導覽免費),裡頭展現了巴伐利亞工匠的精湛手藝,不論是黃金、白銀、玉石、木頭,或玻璃,每件作品雕琢得既精緻又細靡,常叫人觀賞時忍不住倒抽一口氣。Hofgarten位於王宮後方,修剪整齊的七里香,噴泉涼亭的造景,讓整座公園瀰漫著皇室的典雅和清麗。

 

和Hofgarten比起來,英國花園(Englicher Garten)顯得自然樸實許多。它佔地3.7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第三。北邊有一個大湖泊(Kleihesseloher See),南邊是一大片草地,夏天時德國人喜歡在這裡享受裸體日光浴(FKK,Frei Körper Kultur),我沒瞧見有人光溜溜,倒是看到好幾件比基尼。公園正央有一座塔,明明有幾分日本風,偏偏取名為中國塔(Chinesischer Turm),由此可窺老外對東方的認知有多貧乏。我沿著小溪流在公園裡信步漫溯,任憑樹葉篩下的日光網住我的臉,走累了就躺到草地上,只要一杯飲料,一塊Brezel,和一本筆記,輕鬆就能揮霍一個慵懶的假期。



慕尼黑的公園實在多得數不清,誰叫德國人平常放假就愛在公園裡騎騎單車,曬曬日光浴,也難怪慕尼黑能始終居於理想城市排行榜上第一名。再來談談一座公園,奧林匹克運動公園在城市西北郊,為了洗刷納粹大本營的陰影,慕尼黑好不容易爭取到1972年的夏季奧運,偏偏發生了恐怖攻擊,還讓史帝芬史匹柏拍成電影。懂建築的人說它是摩登,是藝術;在我眼中它卻像甲蟲,像怪物。我不想花兩歐看一座操場,於是掉頭走向另一棟古怪的建築。

寶馬人很自豪他們的四汽缸總部,我倒覺得它彷彿將八個汽油桶捆在一起,隨時會驚天爆地。BMW博物館的整修工程持續到2007年,寶馬公司在旁邊搭起臨時博物館(一般€2/學生€1.5),外形像一個簡陋的蒙古包,裡頭幾坪大的空間能擺多少輛車?還是過幾年再來參觀才不會花冤枉錢!

雖然我對奧林匹克公園有些批評,但是慕尼黑還是我第二喜愛的德國城市,這裡有親切的居民,綠油油的草地,旖旎的風景,和宗教的氣息。它雖然是德國第三大城,卻依然保存著巴伐利亞的純樸風情,也難怪人們喜歡說慕尼黑是「百萬人的村莊」,我也找不到更貼切的修辭了!

進入Munich的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