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柏林到波茨坦只要30分鐘火車程,買張ABC日票(€6)就能在柏林和波茨坦市內暢行無阻。我來波茨坦兩次,頭一回冰凍三尺,把我的興致也涷僵了,這一度再訪便是為了尋覓我在冰天雪地下所遺失的一些彩色片段。

 

第一個片段是菲烈德里希大帝的新皇宮(Neues Palais),它建於1769年,是老菲里希最豪華的一座宮殿。我買了Grand Tour的票(一般€5/學生€4),為了怕刮傷珍貴的大理石地板,查票員要求每個人套上巨大的室內拖鞋才能入場,我就像穿著溜冰鞋似地一路滑進新皇宮。第一個房間平淡無奇,但一踏進第二個房間,我立刻震懾於眼前的奇景,一個比籃球場還大的宴會聽,地板全由大理石舖成、柱子裝飾著珊瑚和水晶、牆壁由千萬片貝殼拼起,還有海草造型的黃金燭臺、海馬和海蜥蜴的石雕像,整個大廳充滿了洛可可的活潑,洋溢著海底世界的風情。

 

從新皇宮穿越大半個Sanssouci公園尋找我遺落的第二個片段—位於無憂宮(Schloss Sanssouci)旁的老菲里希之墓。這個墓地的特別之處在於墓碑上除了鮮花,總會擺著幾顆馬鈴薯。爲什麼呢?在十八世紀之前,德國人的主食只有麵包,一直到老菲里希為了解決莊稼欠收的問題而引進南美洲的馬鈴薯,並頒布了「馬鈴薯法令」,此後馬鈴薯的地位扶搖直上,成為德國人每天卡路里的最大來源,因此人們總會在老國王的墓地上擺上幾顆馬鈴薯來紀念他。一位德國友人曾告訴我,德國人從前並不高大,後來因為改吃馬鈴薯才「轉大人」,也和朋友討論過歐洲女生翹屁股是不是也因為馬鈴薯?或許,台灣人也該考慮多吃幾顆,看看後代的基因會不會有些突變?(關於更多老菲里希的介紹請閱讀Berlin:大方的巨人)

 

第三個片段是采齊琳宮(Schloss Cecilienhof/在Nauener Tor北側搭乘692號公車前往),這是德國末代皇帝威廉和其夫人采齊琳的故居,也是決定戰後德國命運的關鍵地點。1945年,波茨坦會議在此召開,主要目的是討論如何將德意志大卸八塊,讓它永世不得翻身。之所以選擇采齊琳宮有兩個原因,一來柏林殘破不堪,尋不到合適場地;二來史達林擔心暗殺,想找一個隱密地點。我對國王起居室興趣缺缺,因此只買了Historical location的票(一般€4/學生€3)。由於史達林的疑心病太重,堅持整個會議由蘇聯運籌,除了將國王的主客廳改建成會議室,美英俄三國各有單一入口,並特地由莫斯科訂作會議桌,美國面窗而坐,蘇聯位右側,英國居左側。我低頭尋思這一場乖謬的政治遊戲,三個玩家在這張直徑三點零五公尺的會議桌上,劃下了德國新的楚河漢界,也決定了德國數千萬生靈的未來。 

Brandenburger Str.是主要購物街,西起小布蘭登堡大門,東至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街道兩旁排滿了餐廳、商店,還有賣香腸的小吃攤,聖誕節前來這裡,整條街都是聖誕市集,在路邊喝一杯熱呼呼的Grün Wein,更能體會到德國人的過節氣氛。

整個波茨坦其實就像一個皇家大公園,這裡離柏林只有咫尺之遙,氛圍卻雲泥兩判:柏林有大方的氣度,多元的豐富,波茨坦則有細緻的品味,單純的悠美。走過十幾個德國小鎮,波茨坦的風景始終令我難以忘懷。

進入Potsdam的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rmur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